近日,為了加快推進房地產去庫存工作,城廂區政府發布《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優惠辦法的通知》,對于商住、辦公用房的購房補貼延長一年(至2017年12月31日)。在期限內,對購買城廂區轄區內商業用房和辦公用房的單位和個人,一次性給予購房者成交總價款3%的補貼。在2016年商業用房和辦公用房補貼政策到期之后,城廂區率先行動,繼續加大對區域內商業用房、辦公用房去化的支持力度。
莆田樓市去庫存冰火兩重天
莆田樓市自去年開始實行多項去庫存措拖,普通市民對房地產的出手熱情持續高漲。來自莆田房管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截止2月12日莆田新建可售商品房數量為81591套,其中商品住宅數量為18413套。相比2015年高峰期可售商品房總量71871套、商品住宅23891套,商品住宅庫存量下降較明顯,而商業用房庫存激增1萬多套,同樣創下近年來新高。
今年伊始,莆田市領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2021年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20平方公里以上,跨入超百萬人口大城市行列。同時,莆田也將推進商業辦公用房去庫存,科學安排土地供應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近期,莆田就接連叫停包括城東美食街、東吳商務大樓、黃石物流園三幅商業用地出讓計劃。商業地產的去庫存,對于莆田政府來說,儼然是一場巨大考驗。
莆田商業辦公用房庫存積壓的背后,是城市大發展的后遺癥之一。2008年莆田提出了城區發展東擴南移,城東宜居新區和城南商業新區崛起,讓開發商看到了新希望,先后出現了萬達廣場、正榮財富中心、聯創國際廣場、馨宜新天地等商業綜合體項目。然而,越來越多的住宅+商業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扎堆入市,庫存逐漸走高,導致競爭日益激烈。莆田幾乎各個樓盤都有配搭一定量的商業業態,不少開發商定睛于商業的高利潤,以為有了商鋪“皇帝的女兒不愁嫁”,深陷尷尬局面,像天龍世紀廣場、文獻步行街等遲遲不得開業,爛在市區中心。
“白銀”時代 莆田商業去庫存壓力山大
從莆田最早步行街建設開始,莆田人普遍熱衷投資商鋪,“一鋪養三代”言猶在耳。據了解,莆田不少新開發的商鋪叫價都在每平方米25000元以上,一些單價甚至超過8萬元。過高的價格,讓商鋪成為燙手芋,一些商鋪建成兩年還沒賣完,已交鋪的招商入住率也不高。隨著商業銀行對商業調低市場評估價,市場投資回報率也難以為繼,一些樓盤不得已由售轉租、租售并舉。
隨著傳統商圈空置率增大,新型商圈競爭白熱化,線上電商窮追猛打,商業地產自身也面臨去泡沫化困局。去年莆田頂社路、黃石東井街、西天尾沿街商鋪一夜間出現“實體店難做請求降租”等類似橫幅,要求房東降房租,不少街道商家像走馬燈一樣更換。
商業去庫存單靠市場行為往往很難奏效。去年7月福建省發布《關于加快化解商業辦公房地產庫存的通知》提出,在規劃條件許可前提下,允許庫存房地產項目調整規劃、套型結構。同時,莆田也推出購房契稅補貼、培育創客空間,來消化商業地產庫存,但在產業發展薄弱的基礎上,不少項目仍反映做得很辛苦。業內人士吳經理認為,莆田樓市去化速度提升,當前樓市供應與結構冷熱不均,SOHO、LOFT需求趨熱。無論是“商改住”、還是“商改辦”,政策只是特定時期助力庫存去化的手段,商業地產去庫存仍然十分堅巨。
聲明:莆田市建材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